楚雄彝绣,真的太酷啦!

日期:2023-06-12来源:转载点击:2949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6月9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楚雄市彝人古镇德江城内广场召开楚雄彝绣·秀出美好生活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CEFziuAAAAAAdXT-s728.jpg

发布会现场图 

一根绣花针

绣出了亿元大产业

这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高质量发展故事

也是沪滇协作谱写新篇章的缩影

楚雄彝绣

拥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

是中华大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

也是传承楚雄彝族文化最生动的载体之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GECjsnAAAAAAS0MW8544.jpg

彝绣

近年来

楚雄彝族自治州做足“指尖文章”

多措并举推动彝绣

“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

5.7万绣娘、530多户彝绣经营户

渐渐发展出2.45亿元增加值的产业

彝绣成为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CET08gAAAAAJhAZ5M254.jpg

彝族绣娘在制作彝族服饰 夏天彧 摄

今天和小布一起

来“遇见楚雄”

领略“千年彝绣、一绣千年”的

非凡魅力

楚雄彝绣之美

彝山有大美,布上绽山花

楚雄彝族服饰

因美而生、因时而变

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彝族人民引以为傲的

“指尖艺术、心灵花朵”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KEVMlbAAAAAB-yMSo091.png

彝绣大赛 何新闻 摄

楚雄彝绣之美是合作共赢之美

非遗无边界,文化传情谊。近年来,楚雄彝绣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打造出合作共赢的楚雄文化新样本。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CEclGXAAAAAEU6hGo652.jpg

彝绣、绣品、彝族服饰展示 张从华 摄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融合。通过深化沪滇、闽滇文化合作交流,楚雄彝绣走进北京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从一个乡村小舞台走向国际时尚大市场,跑出了特色化、高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加速度,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转变。楚雄与东方国际、肯德基、上海申孜实业、中智集团、莆田三福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莆田市湄洲岛联手开发“妈祖文化”“楚雄彝绣”非遗联名文创产品,并在全球1.2万多个妈祖文创产品店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还与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完成出口订单510万元。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WEK2EdAAAAAKYhsYc886.png

楚雄彝绣亮相纽约时装周

楚雄彝绣产业起步探路,呈现出千村万寨“花发满山”的景象,一次次的彝绣“出圈”,也是一次次共赢发展的合作之旅。

楚雄彝绣之美是创新创造之美

为推动彝绣特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楚雄成立了彝绣产业工作专班,组建州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彝绣产业联合会,出台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37条措施和加快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6项政策,形成“1+1+N”政策体系。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GEUVcaAAAAAPA9V8c136.jpg

在延链补链上,楚雄推出了银行专属贷款“彝绣贷”、保证纯手工绣品的“彝绣保”、降低彝绣企业物流成本的“彝绣邮”、率先在全国建立首个“楚雄彝绣”为代表的手工刺绣标准,打造保证纯手工、楚雄原产地的“楚雄彝绣”区域公用品牌的“彝绣识”,量身定制彝绣手工刺绣行业标准的“彝绣标”,全力进行彝绣产品品质提升。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WEBLX2AAAAANyV1GQ570.png

在市场化方面,楚雄组织参加各类国际展会活动,举办彝绣产品发布的“彝绣秀”,持续开展“妈妈制造”“妈祖文化”等彝绣合作项目,打造“彝绣造”,提升楚雄彝绣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GEN_fUAAAAAAdTCfU650.jpg

冯自科 摄

在产业化方面,楚雄创意研发了“遇见楚雄”“绿羽仙踪”“福来云往”三大系列彝绣文创产品,打造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孵化的“彝绣园”,推出体验彝绣传承精品线路的“彝绣游”,形成从开发端到市场端的完备产业链。建成楚雄彝人古镇、牟定彝和园两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培养各级代表性彝绣传承人共63人,彝绣经营户538户、彝绣车间56个、绣坊136个,逐步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aEcbcNAAAAALAPWtY494.png

通过创新创造、国际国内、线上线下,楚雄彝绣产业的附加值不断提高。目前,楚雄州5.7万名绣娘拿起绣花针,在家门口就业。彝绣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0.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45亿元,今年一季度彝绣产业增加值实现4780万元,彝绣产业成为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KEW7RWAAAAAA_ii0s020.jpg

楚雄彝绣之美是和美共生之美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

从千年走到今天、从深山走向都市,楚雄彝绣由原生态到国际化的嬗变,生动地诠释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的就是现代的”含义,彰显出自信与笃定、开放和包容。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SEG-iHAAAAABtLbDY747.png

楚雄彝绣亮相北京时装周 何新闻 摄

下一步,楚雄将立足彝族刺绣文化根基,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构建全局谋划和统筹联动的彝绣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强化国际国内合作链延伸,加强沪滇文化协作,举办楚雄彝绣米兰时装周发布会、香港发布会,启动侨商侨企情牵彝绣助力彝绣出山出海行动计划,不断增强彝绣特色化、标准化、时尚化、国际化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楚雄彝绣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WEdvdEAAAAAAjMTuU779.png

赛装节

二是强化彝绣品牌打造,建设全国首个彝绣数字化产业园·彝绣展示交易中心,建立彝绣产业发展指数体系和文化消费指数体系,围绕生产端、市场端发力,推进楚雄彝绣产业化发展。

三是强化彝绣人才链支撑,培养一批复合型高层次彝绣经营管理人才,成立彝绣专家工作站和彝绣专家智库,推进刺绣技术职称评定。2023年10月,楚雄还将举办非遗盛典文化活动,举办全省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大赛,通过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统一起来、结合起来,绣出“指尖新的传奇”,谱写和美共生新篇章。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aERq_ZAAAAALHR53Q013.png

彝绣

为楚雄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发展

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楚雄彝绣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在彝绣的保护和传承中

如何把彝绣发扬光大?

和小布一起来

了解更多

楚雄彝绣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提供了“楚雄样板”

多年来,云南省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楚雄州作为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民族文化散发着迷人魅力,彝家女子世代传承的指尖艺术——彝绣,不仅是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国家非遗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浩如星海的民族文化中闪耀着夺目光芒。

彝族服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彝族刺绣、彝族赛装节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楚雄州制定出台了第一个彝族服饰保护条例,“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成为全省的文化品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兰英入选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重视和发展的结果。

如果说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那非遗的活力则在于传承创新。绣娘们在飞针走线中增收致富,在丝线绣绘中将非遗文化代代相传,千年彝绣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开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局面。楚雄彝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楚雄样板”。

侨企侨商情牵彝绣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楚雄彝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沪滇文化协作、闽滇文化合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楚雄彝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深深唤起了侨商侨团悠悠的乡愁和浓浓的思乡之情,备受侨商侨团的关注。

为进一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好、传承好,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将以启动侨企侨商情牵彝绣,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为契机,积极向侨联系统平台和国内外侨商侨团广泛、深入宣传推介楚雄彝绣产业,邀请国内外侨界社团和基金会到楚雄考察彝绣产业,最大限度调动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积极性、创造性,借助侨资、凝聚“侨力”,全面助力楚雄彝绣“出山出海”,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推动楚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提高绣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全力推进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过口乡作为“省级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彝绣产业有基础、有潜力、有前景。

去年,楚雄州文化发展大会以来,大过口乡认真贯彻落实楚雄州委、州政府关于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在州委宣传部的统筹推动下,切实加大对彝绣非遗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纯手工刺绣产品的扶持力度,重点在提升彝绣品质、打造彝绣品牌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乡级彝绣车间、村级绣坊,既发展“大而全”的规模车间,又建设“小而精”的高端秀坊,最大限度增加绣娘收入。

目前,全乡拥有乡级彝绣车间3个、村级绣坊9个、绣娘1000余人,已形成了“乡有车间、村有绣坊、户有绣娘”的发展格局。涌现出了创立楚雄市彝花刺绣有限公司的90后青年何开美等彝绣致富带头人,带动了全乡彝绣产业发展。很多妈妈都留在了家里,背着娃、绣着花、养好家,实现了居家就业、坐地创收的梦想,化解了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等基层治理难题,彝绣产业成为了助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2022年,大过口乡实现彝绣产值460万元,绣娘人均增收达3100多元。

通过不懈努力,大过口乡获得了“省级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等荣誉。下一步,大过口乡将争取专家工作站落户大过口,提高绣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集“天时、地利、人和”,全力推进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让绣娘、绣坊不用为资金发愁

绣出好作品,绣出好生活

把彝绣产业发展好,把彝族文化传播好,是一件惠农惠民的好事,是一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事。

服务好彝绣产业,让其发展壮大,是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提供接地气的贷款好产品,对彝绣产业链各环节给予精准支持,在重点区域设立彝绣特色金融服务支行,让绣娘、绣坊不用为资金发愁,把心思用在如何绣出好作品,绣出好生活。努力提供高品质的消费金融服务,发挥银行广泛触达服务广大消费者的优势,助力将彝绣产品、彝绣文化传递到、传播到更多的海内外消费者手中。努力提供数字化的场景金融服务,让彝族产业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一路畅通,让彝绣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科技的翅膀。

“彝绣指数”

赋能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

楚雄彝绣产业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树立了成功样板。近10年来,彝绣产业增加值增长了近10倍,绣娘人数增长1倍,绣娘人均收入增长了近5倍。楚雄彝绣已成为强经济、促消费、稳就业的重点产业。

指数,作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重要联接工具,在现代产业的标准引领、品牌塑造、话语传播及价值再造等方面,发挥着催化剂和推进器的作用。“彝绣指数”将整合统计数据、调研数据、卫星遥感及全网全平台传播等大数据,打造楚雄彝绣产业数据收集、分析、解释、传播体系,以指数工具绘制产业发展数字画像,以数字语言输出中华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楚雄实践”。

下一步,楚雄将携手各方以指数力量赋能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一是高质量完成指数研发。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事业部将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辅助产业发展决策,为彝绣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重要方向指引。二是强化指数应用场景。发挥指数数字工具作用,依托指标数据优化资源配置,为彝绣产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方向路径指引,推进优秀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做好指数发布推广。作为国家级经济智库,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事业部将依托新华社,充分调动新华财经、新华丝路、“新华社快看”等全媒体传播矩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将楚雄打造成为我国数字彝绣信息发布高地,做到楚雄彝绣品牌全球推广,推动楚雄彝绣的数字化转型、国际化传播、高质量发展,推动彝绣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WEatLWAAAAACiuUz0997.jpg

每一针绣品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是

美好的、温暖的、励志的

好政策支持彝绣产业发展

绣娘每月收入达3000多元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 普玉珍:

我的家在武定县猫街镇咪三咱村,我们那里的彝族群众历来就有刺绣的传统。我的奶奶就是村里的刺绣好手,我三岁时候,奶奶就教我穿针引线,再长大些我就学着设计图案、搭配色彩。

因为热爱刺绣,1982年,我开了自己的彝绣店,因为绣品质量不错、彝绣服饰很漂亮,我们店里买绣品的人越来越多,做彝绣成为稳定的营生了。但村里彝绣绣得好的人不多了,我打算自己来搞培训,让更多的人学习刺绣。

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去找学徒,一村一寨、一家一户上门告诉他们,来培训的人吃住都由我负责,可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我。最后还是靠我身边的其他彝绣能手一个一个去动员,才有一些人来培训。培训出来的绣娘,要是没有收入,她们也不愿意继续绣下去,这个事该怎么办?在武定政府的支持下,我又办起了雄冠彝绣厂接来订单,交给她们去完成,绣娘们有了收入,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彝绣实惠,周边要求来加入我们的绣娘队伍,才多了起来。到现在,我本人培训出来的绣娘,人数也早已经超过了1万人。

这几年,楚雄州出台了许多好政策支持彝绣产业发展,现在我们的绣娘每月收入达到了3000多元。

我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的支持,我们的彝绣一定能走出一条路来,走向更大的舞台。

“绣品出售后,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幸福”

绣娘代表 黄永兰:

我来自楚雄市吕合镇火烧桥村。从小我就患上了脊柱变形侧弯疾病,到2006年已无法行走,2014年坐上了轮椅,母亲既要抚养我还要供弟弟上大学,家庭生活十分艰难。

2020年,我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学习刺绣,她一针一线,手把手地教我,我用心学、不断练,逐步掌握了彝绣技能,成为一名绣娘。我的绣品出售后,拿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幸福,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如今,我的刺绣技艺越来越好,绣品也越来越精美。公司还送我参加电商直播培训,学会了快手、抖音等直播运营。经州委宣传部牵头,我们还与福建签订了订单,有了更多的彝绣活计,每月收入增加了三四百元。

彝绣,让我找到了人生方向,不仅生活有了保障,而且实现了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感到更加的自信和从容。

“彝绣成就了我”

全国人大代表 金瑞瑞:

彝绣,是小时候妈妈绣在衣服上明艳的花朵,也是长大后一家人赖以生计的手艺。到我这一辈,彝绣在我们家已经传承了8代人,彝绣已经深深植入我们家族的血脉。

2014年,我成了大学毕业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经过反复的思量,主要从事彝绣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创业初期,因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认识不到位,熟练程度不够,手法粗糙,绣品质量参差不齐,品控标准难以把握,加之销售渠道较窄,创业屡屡受挫,我曾困惑过。但是,我也是幸运的。近年来,借着全州大力发展彝绣产业的“春风”,我成立了公司,在州委宣传部的统筹支持下,参加彝族刺绣技能培训班,得到了金融支持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十二条措施的帮扶,参加了沪滇文化帮扶协作、文博会、展销会、第七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活动,党委、政府用实打实的帮扶政策扫除了我创业初期的堵点、痛点。同时,为我的产品搭建了平台、拓宽了渠道。

可以说,是彝绣成就了我的创业梦,是彝绣让我捧回了“楚雄青年创业州长奖”的奖杯,是彝绣成就了我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是彝绣带动了更多的绣娘“唱着歌、绣着花,背着娃、养着家”。我庆幸我选择彝绣,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将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收集基层意见,把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带上全国两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更多人关注、支持楚雄彝绣发展,更有效地推动这份楚雄深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花随玉指添春色

鸟逐金针长羽毛

“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

楚雄州彝绣特色文化产业

未来必定更加可期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xCEd9FLAAAAAASpHH4262.gif

更多详细内容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

看发布会实录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1/M00/03/BF/rBABqGSGbwaEb7lqAAAAAGXB7l4094.jpg

 

来源:云南发布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