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传非遗 大地“笙”歌

日期:2023-11-24来源:转载点击:162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作为彝族人口占90%的少数民族聚居乡—大过口乡,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全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文化,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大过口乡于2015年被评审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全乡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人(其中省级1人,州级4人,市级33人)。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5/M00/00/82/rBABBmVgXX6ETEHSAAAAALI4PAA607.jpg

一曲曲“笙”歌,吹奏“万里河山”。一曲曲“笙”歌,是田间地头群众哼唱的小曲,是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文化瑰宝,奏出了群众的精气神,更唱出了群众对这片土地浓浓的乡情。大过口乡传承千年的芦笙舞集合了葫芦笙、大三弦、月弦3种非遗乐器,热情的舞曲把彝族群众的热情大方、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全乡30名非遗传人掌握芦笙舞技艺,民间文艺队中有100余人掌握芦笙舞技艺。大过口乡把芦笙舞列为文化振兴中首要工作,由乡党委政府牵头、文旅中心负责,组建乡级葫芦笙队伍1支,排练出大型芦笙节目“芦笙缘”,代表楚雄州到大理参加云南省非遗文化展演,并取得良好成绩;2023年参加州级、市级、乡级举办大型活动演出10余场;非遗传人的一次次吹奏、一曲曲演唱,依托“老技艺”开辟了“新赛道”,依托“老传统”激活了“新动力”,他们呈现的都是乡土风情、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美好图景。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4/M00/05/88/rBABZ2VgXWeEQqoaAAAAAM9nEQs784.jpg

一根根“小针”,绣出“锦绣生活”。大过口乡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不长树的山不算山,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206个村小组40%以上的妇女群众都会彝族刺绣,在每个彝家村户,女孩子从小就在母亲和姐妹的指导下学习刺绣,从简单的花边,单一的绣片开始,一直到节日盛装、婚嫁礼服,一针一线中渗透着彝家女子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彝绣文化渊源流传的大过口乡有那么一群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乡村“绣娘”凝聚巾帼力量,牵引着一针一线,绣画着一花一叶,裁剪着一尺一衣,积累着一砖一瓦,带动着一户一家,通过双双巧手,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双双绣花鞋,踏出脱贫之路。大过口乡彝绣技艺非遗传承人5名,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带领全乡1000余名绣娘闯出一条“致富康庄大道”,目前全乡共有彝绣加工企业7户、经营店铺21个、彝绣专业合作社2个、电商销售主体10余家,实现经济收入500余万元。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4/M00/05/88/rBABZ2VgXXSEO78oAAAAALOA5XU612.png

一次次“切磋”,碰撞“非遗火花”。月弦、木雕、葫芦笙、响篾、羊皮鼓、笛子、大三弦、大号、小闷笛、刺绣等非遗技艺聚集在一起切磋交流,跨越的是“技巧”、传递的是“大过口温度”、碰撞出的是“文化魅力”,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精神力量的“双向奔赴”。大过口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非遗文化在保护基础上谋发展、在守正创新上下功夫,着力强化非遗技艺交流和大比拼,让“大过口非遗”以更加好的“姿态”呈现给大众。2023年,大过口乡组织“非遗传人+民间文艺队”72人参加中国·楚雄2023年彝族火把节,31人参与春节·马龙河风情热谷多彩活动,56人参与杨梅节活动,26人参与丰收节活动,35名非遗传承人参加2023年非遗传承人座谈会、技艺大比拼,通过一次次的技艺展演和交流学习,非遗技艺焕发出“新活力”,为非遗走向更远的地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4/M00/05/88/rBABZ2VgXWqEfSRzAAAAANJSWN0410.jpg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是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一曲曲“笙”歌,一根根“小针”,一次次“切磋”,将无形的民俗文化和有形的田园生活连接在一起,进行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助力赋能。相信在大地之上、山川之间,会响起更多嘹亮的“笙”歌,将古老非遗的文化魅力传播得更广、更远。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